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是一种高尚的精神,是重要的道德规范。俗话说“做人先立德”,做为一位为人师表、传道授业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,才能更好的廉洁从教、教书育人。
牢记廉洁从教意识。“廉”让我们止欲修身,仕者乐山,智者乐水,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,心里清静、手头干净,要求我们人民教师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、严于律己、廉洁奉公,清清白白做人,明明白白为师,一身浩然正气,教育出一代又一代国家有用的人才。廉洁从教,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守职业道德,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,只有懂得廉洁的含义,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,廉洁从教。
具备廉洁从教师德。廉洁是教师为师的人格前提,司马光《资志通鉴》:“德才兼备谓之圣人,德才兼亡谓之愚人,德胜才谓之君子,才胜德谓之小人”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“有才有德是正品,无德无才是废品,有德无才是次品,有才无德是危险品”,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民教师,才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,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师德,才能教人为真,为善,为美,才能使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敬而学之。
树立廉洁从教榜样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,学生不仅从老师那里学习科学知识,同时也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。若老师自身不廉洁,难免学生会“投其所好”。一个廉洁奉公的人民教师,自会受到家长、学生和社会的敬重。对于教师来说,教书育人的本领有高低是正常的,但清正廉洁能力不是可有可无、可强可弱的,它是保证教师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。如果教师廉洁公正,淡薄名利,学生在与其的交往中也必然会感受到,久而久之,教师“清廉无私”这本“书”才能被学生读到心里去,教师只有“廉”字当头,洁身自律,才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。
促进廉洁从教公正。教育公正是一条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,教育公正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,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的道德成长。只有教师廉洁,才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,才能实现对学生教育的公平公正。同时,公正与廉洁是互为的,教育的公正又会促使教师的廉洁,真正做到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,不为污浊庸俗的压力所动摇,不做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,以廉洁促公正。
赋予廉洁从教意义。廉洁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积极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让自己在有限教书生涯中,多做一些为学生有意义的事,让自己无愧于家长和学生的信任,无愧于自己的理想,无愧于自己的人生,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养育之恩。古语云: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, “不积跬步,勿以致千里,不积小流,勿以成江海”,“天下大事必做于细,天下难事必做于易”,古人这些教悔就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、从小事做起,赋予廉洁从教更大的意义和作用。
古语云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: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”,所以人民教师要“以廉为镜正已身”,做到清廉务实为学生,以一支粉笔,两袖清风,三尺讲台,四季耕耘为人生准则,牢记“俭以养德、廉以立身”的古训,以平常心坚守“清贫”之业,用满腔爱育出“清白”之人!(武胜县街子镇小学 刘容)
|